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2

ISB2.由于属灵流

ISB2.由于属灵流注源于秩序及其律法,如前所述,所以它优先于其它两种观点被学术界的智者承认并接受。源于秩序的一切都是真理,真理凭其自身固有的光,甚至在假设所在的推理官能的阴影中显现。然而,有三件事涉及在阴影中的这种假设,即:对何为灵魂的无知,对何为属灵之物的无知,以及对何为流注的无知。因此,必须先解释这三件事,然后理性官能才能看见真理本身。因为假设的真理不是真理本身,只是对真理的一种猜想。这就像借着星光在墙上所看到的一幅画,心智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它各种形式;但天亮后,当阳光照在它上面,不仅揭示并呈现出它的总体特征,还揭示并呈现出它的各个细节时,它就显得不同了。所以,当知道何为属灵之物,它相对于属世之物是何性质,还知道何为人类灵魂及其性质,以及流入灵魂,并通过灵魂流入进行感知和思考的心智,又从心智流入身体的流注是何性质时,由这种假设所在的真理阴影产生的真理就被打开了。

但没有人能解释这些事,除非有一个人得着主的恩准,既能与灵界的天使交往,同时又能与自然界的世人交往。我已经获得这种恩准,故能描述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这两者及其性质。这种描述在《婚姻之爱》一书完成;那里以记事的形式描述了属灵之物(326–329节);人类灵魂(315节);流注(380节);更详细的(415–422节)。谁不知道,或有可能知道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从神流入人,它们流入他的灵魂,在他的心智中被感觉到;并且它们从他的思维流出,进入他的言语,从他的意愿流出,进入他的行为?

属灵流注,以及它的起源和衍生由此而来,这一点将按下列顺序来说明:

一、有两个世界:灵人和天使所居住的灵界,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

二、灵界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自然界也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

三、灵界太阳是来自耶和华神的纯粹的爱,耶和华神就在这太阳中间。

四、从那太阳发出热和光,从它发出的热本质上是爱,从它发出的光本质上是智慧。

五、热和光两者都流入人:热流入他的意愿,在那里产生爱之良善;光流入他的理解力,在那里产生智慧之真理。

六、这两者,即热与光,或爱与智慧,合起来从神流入人的灵魂,通过灵魂流入他的心智及其情感和思维,从这些流入身体的感觉、言语和行为。

七、自然界的太阳是纯粹的火,自然世界靠这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

八、因此,从这太阳发出的一切就本身而言,都是死的。

九、属灵之物穿上属世之物,就像一个人穿上衣服一样。

十、人里面如此穿上衣服的属灵事物使他能作为一个理性和道德之人,因而作为一个属灵的属世人活着。

十一、对该流注的接受取决于与人同在的爱与智慧的状态。

十二、人的理解力能照其理性的发育而被提升到光,也就是天堂天使所在智慧中;他的意愿能照其生活的行为而以同样的方式被提升到热,也就是爱中;但意愿之爱不会被提升,除非人意愿并实行理解力的智慧所教导的事。

十三、这与动物完全不同。

十四、灵界有三个层级,自然界也有三个层级,一切流注皆照这些层级发生。

十五、目的在第一层级,原因在第二层级,结果在第三层级。

十六、由此明显可知,属灵流注从其源头到结果是何性质。现逐一简要说明这些命题。

婚姻之爱 #326

326.对此,我补充

326.对此,我补充两个记事。记事一:

在中学讨论并解决了有关灵魂的问题(参看315节)后,我看到观众鱼贯而出。校长在前头,他身后是长者,长者中间是作答的那五个年轻人,其他人则跟在后面。出来后,他们开始分流到这栋建筑的两侧,那里有灌木丛所围绕的人行道。他们在那里聚集后就分成若干小组,各组都是谈论有关智慧话题的年轻人的聚会,并且每个小组都有一位曾在旁听席就座的智者。我从旅馆看到这一切后,就进入灵里,在灵里向他们走去,靠近就在之前提出有关灵魂问题的那个校长。一看到我,他说:“你是谁?你在路上时,我就观察你,惊讶地发现你时而进入我的视线,时而又从我的视线消失;一时之间我看见你,一时之间你又突然不见了。你肯定不是处于我们的生命状态。”对此,我笑着回答说:“我不是耍花招的,也不是威耳廷努斯(罗马的四季之神,掌管自然和生命的交替变化);但在你眼里,我时而在光中,时而在暗中,所以在此既是客旅,也是本地人。”

闻听此言,校长看着我说:“你说的这些话非同寻常,令人惊奇。请告诉我你是谁。”我说:“我在你曾经所在并已经离开的世界,就是所谓的自然界;也在你已经来到、如今所在的这个世界,就是所谓的灵界。所以,我既处于属世状态,同时又处于属灵状态。我与世人同在时,处于属世状态,与你同在时,则处于属灵状态。当我处于属世状态时,你看不见我;当我处于属灵状态时,你就会看见。像这样的能力是主恩赐给我的。身为一个受到启示的人,你很清楚,属于自然界的人无法看到属于灵界的人,反之亦然。因此,当我将我的灵融入身体时,你看不见我;而当我将它从身体中释放出来时,你就看见了。你在学校也教导说,你们都是灵魂,灵魂能看见灵魂,是因为灵魂是人的形式。你知道,当灵魂在你自然界的身体中时,你无法看到自己,也就是你的灵魂。不过,之所以发生这种事,是因为属灵物与属世物之间的区别。”

当他听见我提到属灵物与属世物之间的区别时,就说:“是什么区别?这种区别不就像较纯之物与次纯之物之间的区别吗?所以,属灵物不就是更纯粹的属世物吗?”我回答说:“它不是这种区别,而是像在先之物与在后之物之间的那种区别。在先之物与在后之物之间没有有限的比率关系,因为在先者在在后者里面,犹如原因在它的结果里面;并且在后者来源于在先者,犹如结果来源于它的原因。这就是为何这一个不为另一个所见。”

对此,校长回应说:“关于这种区别,我曾冥思苦想过,但至今不得其解。但愿我能理解它。”我说:“你不但能理解属灵物与属世物之间的这种区别,还能见证它。”我继续说:“与你们自己人在一起时,你处于属灵的状态,但与我在一起时,则处于属世的状态。和你们自己人说话时,你用的是每个灵人和天使所共享的属灵语言;但和我说话时,用的是我的母语。因为与世人说话的每个灵人或天使用的都是此人的母语。与法国人说话用法语,与英国人说话用英语,与希腊人说话用希腊语,与阿拉伯人说话则用阿拉伯语,依此类推。为叫你清楚知道属灵物与属世物之间在语言上的区别,你可以这样做:去到你们自己人中间,在那里说几句话并记住它们。回来时把这些话牢记在心,再当着我的面说出来。”他照做了,回到我这里时嘴里嘟哝着几句话。可当他说出来时,却一句也不明白。这些话对我来说如此怪异和陌生,以至于在自然界的任何语言中都找不到。反复的体验清楚表明,在灵界的所有人都使用属灵的语言,这种语言与自然界的语言毫无共同之处。死后,人人都自动掌握这种语言。同时,校长还发现,属灵语言的声音与属世语言的大不相同,以致属灵的声音哪怕再大,属世人也听不见;属世的声音对属灵人来说也是如此。

后来,我请校长和一些旁观者到他们自己人那里,在纸上写下一句话,然后带回来读给我听。他们照做了,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张纸。可当他们去读的时候,却根本不理解,因为这些文字只是由字母表中几个上面带曲线的字母组成,每一个字母都表示某种特定含义。在灵界,字母表中的每个字母都可传达一个意思;从这一事实明显可知为何主被称为“阿拉法和俄梅戛”。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去、写、返回,然后发现,他们的文字牵涉并包含不计其数的事物,是属世文字所无法表达的。他们被告知,这是因为,属灵人的思维对属世人来说,是无法理解,也是无法言表的;它们无法被转换或复制成另外一种文字或语言。

然后,由于旁观者不愿去理解属灵的思维远远胜过属世的思维,以至于相对来说不可言喻,于是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个实验吧。你们去往自己的属灵社群,思想一个观念,并牢记在心,回来后在我面前阐述它。”他们就去了,思想了某些东西,并记在心里出来了;可当他们去阐述自己所想的东西时,却做不到。事实上,他们找不到能适合属灵思维观念的任何属世思维观念,也找不到能表达这些观念的任何词语,因为思维中的观念会变成言语中的词语。

于是,他们又回去、回来,终于确信:属灵观念远远胜过属世观念,并且对属世人来说,是无法形容,无法言表和无法理解的。由于属灵的观念远远胜过属世的观念,所以他们说,属灵的观念或思维相对属世的来说,是观念中的观念,思维中的思维,因而能表达品质中的品质,情感中的情感。由此可知,属灵思维是属世思维的开始和起源。由此还可知,属灵的智慧是智慧中的智慧,因而无法被自然界中的任何智者领悟。这时,他们从第三层天被告知,还有一种更内在或更高级的所谓属天智慧;属天智慧与属灵智慧的关系,犹如属灵智慧与属世智慧的关系。这些智慧照着与诸天堂一致的秩序从主的无限神性智慧一个接一个地流入。


婚姻之爱 #380

380.对此,我补充

380.对此,我补充两个记事。记事一:

我曾一度困惑,为何那么多人将创造,因而将太阳之下和之上的一切事物都归于自然界。每当看见某种东西,他们都会发自内心承认说:“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吗?”当被问及他们为何说是大自然的杰作,而不是神的时,尽管他们有时随从人们的普遍看法,说是神创造了大自然,因此说他们所看到的事物是神的杰作,就跟说它们是大自然的杰作一样。但他们会用几乎连自己也听不到的声音嘟囔说:“神不就是大自然吗?”自然创造宇宙这种谬念和似乎出于智慧的这种疯狂使得他们都如此自高自大,以致他们视所有承认神创造宇宙的人如爬在地上、踩着破旧老路的蚂蚁,视一些人为空中飞舞的蝴蝶。他们称其信条为梦幻,因为这些人看见了看不见的东西,他们说:“谁曾见过神?谁没见过大自然?”

当我惊讶于这类人如此众多时,站在我旁边的一位天使对我说:“你在想什么?”我回答说:“我在想为何这多么人相信自然创造宇宙。”于是天使说:“整个地狱都是由这类人组成的,他们在那里被称为撒旦和魔鬼。撒旦是指那些确认支持自然,从而否认神的人;魔鬼是指那些生活邪恶,从而发自内心拒绝对神的一切承认的人。不过,我会带你到西南地区的场馆,这类人就在那里,只是尚未下入地狱。”于是,他牵着我的手,引导我;我看到一些小房屋,场馆就座落其中,中间一幢建筑似乎是主建筑。它是由沥青石砌成的,外面覆盖着薄薄的玻璃板,看上去如同闪闪发光的金银,尤其像所谓的冰长石或云母,并且处处嵌有发光的贝壳。

我们走到这幢建筑前敲了敲门,马上就有人开门欢迎我们。他急忙走到一张桌子前,给我们拿来四本书,说:“这些书都包含智慧,现今在大多数国家备受推崇。这本书包含许多法国人所青睐的智慧,这本书包含许多德国人所青睐的智慧,这本书包含许多荷兰人所青睐的智慧,这本书包含许多英国人所青睐的智慧。”他继续说,“如果你们想看,我会让这四本书在你们眼前发光。”于是,他倾泄出自己名声的荣耀,笼罩在这些书上,因此它们立刻放出光芒。不过,这光很快就从我们眼前消失了。然后,我们问:“你现在正在写什么?”他回答说,此刻他正从自己的宝库中提取并展示智慧的核心。这核心可以概括为:

⑴是自然缘于生命,还是生命缘于自然。

⑵是中心缘于扩展,还是扩展缘于中心。

⑶关于自然和生命的中心和扩展。

说完这话,他又坐到桌子旁,我们便在他这所很大的场馆内四处逛了逛。他在桌子上点了一根蜡烛,因为这里没有阳光,只有夜间的月光。令我惊讶的是,这根蜡烛似乎四处移动,从而投射出光来。但由于烛芯未剪,所以它发出的光极其微弱。他在写作时,我们看到各种形状的图像从桌子飞到墙上。在夜晚的月光下,它们看似美丽的印度鸟。但当我们打开门,白日的阳光照进来时,它们看似长有网状翅膀的夜鸟。因为它们是表面真理,但他通过引证巧妙地把它们联结成连贯系列,从而使其变成虚假。

看到这一切后,我们走到桌旁,问他正在写什么。他说:“我在写第一个问题,是自然缘于生命,还是生命缘于自然?”对此,他说,他能证明任何一个,使之看似真理。不过,由于内心深处涌动着莫名的恐惧,所以他只敢证明自然缘于生命,也就是来自生命,不敢证明反面,即生命缘于自然,也就是来自自然。我们委婉地问他潜在的莫名恐惧是什么。他回答说,他害怕神职人员叫他自然主义者,甚至无神论者,还害怕被平信徒视为丧失理智。因为无论平信徒还是神职人员,都要么出于盲目的信仰相信这一点,要么从确认者的眼光来看待它。

出于对真理的热情,我们有些气愤地对他说:“朋友,你大错特错了。你的智慧无非是些文字技巧罢了,却迷惑了你,你对名声的渴求引诱你去证明你所不信的东西。难道你不知道人的心智能被提升至感官事物,也就是说,身体感官所产生的思维之上吗?一旦被如此提升,它就能看见在上的生命之物,也能看见在下的自然之物。生命不就是爱与智慧吗?自然界不就是爱与智慧的接受者,是它们借以产生结果或功用的一个工具吗?除了一个为主因,一个为工具因外,这二者还能以其它任何方式成为一体吗?光与眼睛,或声音与耳朵能是一个吗?这些器官的感觉若不来自生命,还能来自何处?它们的形体若不来自自然界,还能来自何处?人体不就是接受生命的一个器官吗?它的各个部位被有机组织起来,不就是为了产生爱所意愿和理解所思考的结果吗?人体器官不是源于自然界吗?爱与思维不是源于生命吗?这些岂不是彼此完全不同吗?将你心智的敏锐性稍稍提高一点,你就会明白,情感和思维是生命的属性。情感出于爱,思维出于智慧,这二者都出于生命;如我们所说的,爱与智慧构成生命。你若将你理解力的官能再稍稍提高一点,就会明白,爱与智慧若非在某个地方有一个源头,就不可能存在;而这个源头就是爱本身和智慧本身,因而是生命本身。这些就是神,自然界来自祂。”

此后,我们与他谈论了第二个问题,即:是中心缘于扩展,还是扩展缘于中心。我们问他为何讨论这个话题。他回答说,是为了使他能就自然和生命的中心和扩展这二者究竟谁是谁的源头得出一个结论。当我们问他持何观点时,他的答复一如从前,即他能证明其中任何一个;不过,因为害怕丧失名声,他只证明扩展缘于中心,也就是来自中心。“尽管如此,”他说,“我仍知道有某种东西先于太阳存在,这种东西遍布整个穹苍,并凭自己将自己归入秩序,从而制造一个中心。”

对此,我们再次出于愤慨的热情对他说:“朋友,你疯了!”一听这话,他将座椅从桌子向后撤了撤,警惕地看着我们,然后微笑着竖起耳朵。于是,我们继续说:“还有比说中心缘于扩展更疯狂的吗?我们理解你所说的中心是指太阳,扩展是指宇宙;因此,你认为宇宙是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生成的,是吗?难道不是太阳产生了自然界及其一切属性吗?它们不是唯独依靠从太阳发出并经由大气传播的热和光吗?至于在有太阳之前它们在哪里,我们会在后面的讨论中解释它们的起源。地上的大气和万物不就像表面,它们的中心不就是太阳吗?要是没有这太阳,所有这些会怎样呢?它们还能存活片刻吗?在有太阳之前,它们都是什么呢?它们能持续存在吗?持续存在不就是不断生成吗?既然自然万物依靠太阳持续存在,那么可知,它们必依靠太阳才能生成。谁都能凭亲身经历明白并承认这一点。

“在后者既然凭在先者存在,岂不也凭在先者持续存在吗?如果表面是在先者,中心是在后者,岂不成了在先者凭在后者持续存在了吗?然而,这是违背秩序法则的。在后者如何产生在先者?或外在之物如何产生内在之物?又或粗糙之物如何产生精纯之物?那么,构成扩展的表面如何产生中心呢?谁看不出这有违自然法则?我们凭理性分析提出这些论据,是为了证明这个真理:扩展凭中心存在,而不是反过来;对此,凡正确思考的人,即便没有这些证据也能看出来。你说,扩展一起自动流入产生一个中心。那么,一切事物流入如此奇妙和令人惊叹的秩序,以致一物为了另一物而存在,并且每一个事物都是为了人及其永生而存在,这一切难道是碰巧发生的吗?自然界能出于任何爱藉着任何智慧提供这类事物吗?能使人变成天使吗?能形成天使天堂吗?做这样的假设和思考,你那自然凭自然存在的观念就会土崩瓦解。”

之后,我们问他对第三个问题,即自然和生命的中心和扩展,原先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是怎么想的,是不是以为生命的中心和扩展等同于自然的中心和扩展。他说,他犹豫不决,他原先以为大自然的内在活动就是生命,本质上构成人生命的爱与智慧由此而来;这太阳之火凭它的热和光通过大气这个媒介产生它们;但由于听说了有关人永生的情况,所以他现在产生怀疑,这种怀疑使他的心智忽上忽下。上升时,他承认他先前丝毫不知的那一个中心;下降时,他看到的是那个他先前以为是唯一中心的中心。因此,他现在情愿认为,生命来自他先前丝毫不知的那个中心,而自然来自他先前以为是唯一中心的那个中心;并且这两个中心各自都有一个围绕它的扩展。

对此,我们说,这样也好,只要他也愿意出于生命的中心和扩展来看待自然的中心和扩展,而不是反过来。然后,我们教导他说,天使天堂之上还有一轮太阳,它是纯粹的爱,表面上像尘世太阳那样炽热;天使和人类从这太阳所发之热获得意愿和爱,从所发之光获得理解和智慧;属于生命的事物被称为属灵的,而从尘世太阳发出的事物则是生命的容器,被称为属世的;此外,生命中心的扩展被称为灵界,灵界凭自己的太阳而持续存在;自然的扩展被称为自然界,它也凭自己的太阳而持续存在。“由于爱与智慧没有时空的属性,取而代之的是状态的属性,故可知,围绕天使天堂太阳的扩展并不是一种扩展,而就在尘世太阳的扩展和那里的活物中,并且照着它们的接受而在其中,它们的接受则取决于它们的形式。”

“但是,”他问道,“尘世或自然界的太阳之火从何而来呢?”我们回答说:“它来自天使天堂的太阳,这太阳不是火,而是从作为爱本身的神最直接发出的神性之爱。”他对此感到吃惊,于是,我们将这一点论证如下:“爱就其本质而言,是属灵之火。正因如此,就圣言的灵义而言,火表示爱。所以在圣殿,牧师会祈祷天上的火充满他们的心,他们所说的火是指爱。以色列人会幕中的祭坛之火,还有烛台之火,无非代表神性之爱。血的热,也就是人类和动物一般的生命之热,唯来源于构成其生命的爱。因此,当人的爱上升为热情,怒气和愤怒时,他就被点燃、发热并燃烧起来。所以,属灵之热,也就是爱,在人里面产生属世之热,甚至点燃并燃烧他们的脸和肢体;从这一事实明显可知,尘世太阳的火唯独凭属灵太阳的火,也就是神性之爱而存在。

“如我们前面所说的,由于扩展由中心产生,而不是反过来;生命的中心,即天使天堂的太阳,就是从神最直接发出的神性之爱,神就在这太阳中间;还由于该中心的扩展,也就是所谓的灵界由此产生;并且属灵太阳产生尘世太阳,由此产生其扩展,也就是所谓的自然界;所以很明显,宇宙是由那独一神创造的。”说完这些话,我们离开了;他陪我们来到场馆区以外,并出于新的聪明才智与我们谈论天堂和地狱,以及神性的眷顾。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